目前分類:關懷篇 (2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
感謝在天堂中的母親


唸高一時,家中向農會貸購買了一部「耕耘機」(俗稱鐵牛),這在50年代的台灣農村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,尤其是東部貧窮的家鄉。一日放學回家,看家中沒有大人在家,便好奇的把鐵牛發動,偷偷的開出去,在鄉間狹窄的產業道路上,因為不諳操作技巧,不小心把鐵牛翻入田中,因為鐵牛體積龐大,使盡了吃奶力,兩手被刮破皮又被燙紅腫了也翻不動它。


    有鄰居騎腳踏車向家人通風報信,十幾分鐘後家裡的大人都來了,看到家人來我嚇得半死,父親一到一句「手賤」,隨之一巴掌呼了上來,打得我雙眼直冒金星,哥哥們也你一句我一句的罵著,我只能暗自流淚和大夥一起把鐵牛翻扶起來,由大哥把它開回家,大家依舊不停的罵我,我知道回家可能會更慘,正在不知所措時,我的母親走了過來,不但沒有罵我,反而非常慈祥的摸著我的頭細聲問我:「人有沒有怎樣」?」


我一手擦著淚回答說:「沒有」。


母親接著說:「人沒怎樣就好,趕快回家吧」。


聽到母親的這一句話,心一酸,淚水就像潰了堤似的,那瞬間的溫暖與感動,當下暗自發誓今生一定要聽母親的話,要孝順她,不再讓她操心。這一幕雖事隔數十載了,那股溫暖與感動依舊瀝瀝如繪。


    母親是個十足的鄉下農婦,目不識丁,但在我的成長歲月中,她却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,她雖沒有現代父母對孩子的時時噓寒問暖,但她總是那麼慈祥溫和,在關鍵的時刻總會適時地給我們兄弟姊妹關懷包容與支持,那份自然流露的愛,永遠深植我心,念念不忘。當年能從幫派中走出,母親的愛扮演了最關鍵的力量,當我為人父母時,我總是以母親為榜樣,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包容,我做到了,而我的三個孩子也給了我最直接而正面的回饋。


感謝在天堂中的母親。


愚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個鼓勵一個關懷可改變人的一生


 閱讀了楊仲萍女士的「我成為接人生變化球的高手」一文,述敘一位生長在幾乎三餐不繼家庭的弱小女孩,因為在她成長時期,得到了魏老師與黃老師的適時時鼓勵,因而奮發向上,直到今天成為了經營十幾家公司的企業主,文中她現身說法,感謝在她年幼又最需要支持的時期(唸小學時),因為有了魏老師及黃老師的及時鼓勵、支持與協助,使得她從小便比同年級的小孩要更懂事更勇敢,奠定了她日後成功的基石,在這多變而又競爭的商場成為了「接人生變化球的高手」。


          "魏老師在我那殘破的家門前對我說:「生活艱苦都是暫時的,正好可以當成磨練。」夕陽下,她的臉散發出一種存進記憶而終身不會忘記的光彩:「仲萍,跟著我一起來感謝這磨練,它會讓你更堅強」,她當真雙手合十的祈禱起來。"


          這是文中的一小段,這樣真誠的關懷與鼓勵,怎不令人終生難忘呢?


 


一則真實的故事


    一個東部鄉下貧窮農家小男孩,在鄉下的一所小學以全校第二名成績畢業,因為家貧,小學畢業,本來應該和幾位兄姊一般,開始下田做農事,根本不可能繼續升學,幸經班導師葉少增老師多次的向父母勸說請求,父母親拗不過葉老師的熱心遊說,終於答允讓男孩參加初中考試,也順利的依照父母的期待考上省立初中。


    在民國五十年代的鄉下,小學畢業能夠繼續升學者,可以說是少之又小,小男孩有幸得到這難得的機會,自然特別的努力,深怕因功課不好,父母不准他再繼續上學,而平日放學回家幾乎都要幫忙家人做事,例假日更是要與兄姊們一起下田工作,因此,每日上下學在通勤火車上的一個半小時,就是自己複習功課的最好時機,每天都是拼命地讀書,小男孩也沒有讓父母失望,每學期都能夠獲得獎學金。


    升上初三,剛開學不久,男孩放學搭乘火車返家,照例在車上認真看書;突然來了四、五位,平日在火車上惡名昭彰的他校通學生,劈頭便道:「聽說你很臭屁是不是?」一群人便不分清紅皂白,對男孩飽以一頓老拳,學生帽也被打得飛落車外,身上也被打得多處癒傷,四週的同學看了,誰也不敢插手管。


    莫明被打的男孩,滿腹委曲回家後,即向父親訴說在車上被圍毆之事,希望能夠獲得父母親的支持與安慰,豈知父親聽了之後,不但沒有如男孩期望般的受到安慰,反而怒斥道:「車上有幾百人,如果你沒有錯,他為什麼不去打別人,偏偏就打你一個人?一定是你自己有錯,人家才會打你」,由不得男孩有任何說明與辯解之機會,拿起平日打小孩的藤條,把滿腹委曲的男孩狠狠再抽打一頓,並喝斥明日不准再去上學,幸經母親及時出面攔阻,才使父親停手。


    可憐滿腹委曲的男孩,那晚就在後院的稻草堆中抽泣了一夜,五點鐘天亮了,也不敢上學,慈祥但在家中沒有任何決定權的母親,輕輕的對男孩說:「我相信你說的,趕快去上學,等爸爸醒來我再向他說」。


    連續幾天,那些人在車上雖然沒有再圍毆男孩,但是且不斷的以拍頭及言語羞辱,男孩雖自小便習國術,身手也算矯健,但奈從來也沒有與他人有過衝突,更別說是打架了,因此,也只有忍氣吞聲,不敢還手或還口,回家更是隻字不敢提,以免又招來一頓皮肉痛,但是自己怎麼想也想不出為何會得罪這群兇神惡煞,心中愈想愈不服氣。


    在無法尋求家人的支持的情況下,決心要設法討回公道,當時男孩班上有位平日較談得來的同學,他的哥哥,是當時一位角頭老大,在道上可算得上是一號人物,於是一再懇求好同學,能引見投靠他大哥...皇天不負苦心人,終於獲得同學大哥的首肯。


    加入了幫派後,在那種環境燻陶之下,膽子也一天天大了起來,第一件要務就是要報仇,選一個週六放學,夥同十來位「兄弟」,在東線火車上,昂首闊步,大大方方地,把那些曾經打過他的他校學生,一一予痛扁一頓,一吐憋在心中已久的怒氣,直覺得自己做了一個最正確的選擇。


    為了參加幫派的活動,開始逃課,欺騙父母,課業也一天天退步,行為一天天乖張,更因從小習武,有不錯的國術底子,打了幾次架之後,大哥見男孩身手不錯,於是每次有事,總是帶在身邊,很快的在東部學生通勤火車上,便成了無人不曉的人物,誰也不敢招惹,自己也覺得神氣無比。


    幾次打架事件,被學校教官逮到,在初中臨畢業時,被留校察看,學業成績也瀕臨留級的邊緣,所幸在當時導師的協助,才使男孩低空掠過,有驚無險的畢業,當時因通訊不夠發達,家人也被蒙在鼓裏,不知男孩在外的一切行徑,才使男孩有機會考高中,繼續學業。


    升上高中部後,男孩更變本加厲,儼然已成為學生通勤火車的「教父」,進出訓導處已成了家常便飯,很快又因違反校規被記了兩大過,當時的軍訓教官「陳燕教官」,在學校可是有名的嚴格,沒有一位學生不怕他,大夥為陳教官取名為「幽魂」(意指任何時、地他都有可能出現),其實陳教官是一位標準面惡心善的教官,男孩是學校「國防體育」的校隊選手,因為訓練的關係與陳教官有了更多的互動機會,教官也經常苦口婆心的勸導男孩,要迷途知返,只是男孩依舊故我,不把教官的話當一回事。


    一日週六放學,男孩獨自一人走在前往車站的途中,突遭二十幾人圍毆,因寡不敵眾,被打得混身是傷,警察到時,大夥已逃之夭夭,只剩男孩被帶往派出所..陳教官也來了,經訊問後,由陳教官具保領回,回家後又被父親毒打一頓,慈祥的母親只有在一旁哭泣,看著父親毒打著男孩。


    因為再次打架,本來學校要依規定勒令退學,幸經班導師王恆昌及陳教官的力保,才被從輕發落處以留校察看;


母親幾乎天天以淚洗面,勸男孩子改過,班導師及教官,更是經常不斷找男孩面談,勸導男孩要勇敢面對自己過去的錯誤,檢討改進,並體諒父母的苦心、把握難得的上學機會,終於打動男孩的心,承諾願意改過並離開幫派,陳教官也允諾,願意幫忙處理脫離幫派一事,並安排男孩至訓導處幫忙處理一些文書工作。更利用星期假日至鄉下男孩家中家庭訪問,告訴男孩父母,子弟在學校好的表現,男孩首次獲得父親短短一句「變乖就好」的讚賞,內心已是感動得一夜難眠。


    在導師與教官的不斷鼓勵與勸導之下,男孩表現也一天天進步,也儘量減少參加幫派活動,陳教官也很熱心幫忙處理脫離幫派的事宜,經陳教官親自透過各種管道與男孩的老大接觸,總算獲得老大的答允放人,高二上學期男孩從此離開老大,恢復單純高中生活。


    男孩因家境關係,父母也明白的表示,不可能讓他上大學,就算考上了也沒有錢讓男孩就讀,高三下學期開學時,學校舉辦軍校招生宣導活動,陳教官極力鼓勵男孩投考軍校;陳教官又為投考軍校事親自與男孩的父母親面談建議,在畢業前夕男孩考上軍校,步上從軍之旅,也因為走對了一條路而改變了男孩的一生。


(這個男孩後來也當了軍訓教官及訓導主任也是這個部落格的主人)


 


*後記


「好老師」的形象永遠那樣鮮明,如春陽和煦,溫暖學生的心房,如人生導師,打開學子的心窗,如義士與學生肝膽相照,老師樹立的典範,學生永遠感懷,反之,所謂「壞老師」給學生留下的衝擊有如夜晚的鬼魅,永遠揮之不去。


我常常都會想起父親過去對我的管教方法,雖仍心有餘悸,但他是我的父親,我沒有也不能有一絲憎恨他的理由,因為他是個威權時代的爸爸;只是這段不快的經驗,卻也時時提醒自己引以為鑑,否則,可能自己一時失察,處理不當,會毀去另一個有為的青年。


在我成長的階段中,除了我最愛的母親外,真的是要感謝三位「好老師」,他們都是我的貴人,一位是我小學五、六年級的導 師葉 老師,如果沒有 葉 老師,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我父母請求,今天的我絕不會站在這裡,而是一個每天日出而做,日沒而息的中年農夫罷了。另兩位「好老師」就是高中的導 師王 老師與陳教官,如果不是他們的及時拉拔、長期寬容及無盡的耐心,我早就被學校「勒令退學」了,當時只要被學校開除,我可能就會在黑道中終其一生,這三位老師是我永遠懷念與感謝的「好老師」。

愚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
---關懷篇---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親情可貴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李忠和  2008.12.02

蘭民俗藝術中心參觀,在那兒一個中廊中,見到了人像雕塑藝術品的陳列,細觀每個人物的表情都是栩栩如生扣人心弦,藝術家的巧手,真是令人肅然起敬,其中這位小孫子在阿嬤的耳邊呢喃細語,阿公在隔牆外面帶慈祥的回眸一望,最為傳神,這不就是人類最本能的親情嗎?眼前這一幕竟讓我感動得淚水不禁奪眶而出,也讓我在那兒佇立了許久,站在那兒一時感覺似乎時光倒轉了幾十年,思緒也隨著飛向了兒時的年代,眼前的這一幕多麼的熟悉呀!一幕一幕兒時記憶,就像電影般在腦海中上演著,同時讓自己陷入思念母親的思緒中,回想一位沒有念過一天書的傳統鄉下女子--我的母親--,她總是無怨無悔的陪伴著我的成長,不管我是做對做錯,總是會鼓勵我盡自己的力量去做該做的事....想到此不覺老淚縱橫了起來。良久始從回憶中回到了現時的世界,趕緊拭乾眼淚,讓自己的情緒恢復平情之後,拿起相機把這一幕「祖孫情」拍了下來,也願和我的親朋好友分享,同時要請大家孝順一定要及時,以免來日陷入「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」的遺憾中。


 

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愚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---關懷篇---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巷口排排坐的老人家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李忠和  2008.12.01

我在淡水鎮竿蓁二街的住家巷子口,有一戶多年沒人居住的透天厝,屋前有一顆龍眼樹,屋簷下擺放了一排別人拋棄的舊靠背椅,看起很不搭調.....。

我和內人每天清晨6時出門上班,車經巷口總會看到那排舊椅子上,坐著4、5位一眼就可看出是老實鄉下老先生老太太。待我們下午5、6點鐘下班再經巷子口時,總可以再看見那幾位老先生老太太靜靜的坐在那兒;開始我們也不以為意,但時間久了,我們發現那幾位老先生老太太,不但每天一大早到天黑都會坐在那,每人都是眼睛直望遠處,從來沒有看過他們彼此間曾經交談過。這些每天從早到晚,都在同一處靜靜排排坐,沒有交談的長者們,引發了我的好奇心,特別向樓下的在地張太太打聽,原來那幾個老先生老太太,是附近的居民,過去都是務農的,現在年紀大了,無法再下田工作,沒有什麼嗜好,老伴也不在了,所以每天和老鄰居坐在那兒打發時間。

半年前巷子口的房子出租了,那一排破舊椅子被移走了,又對面的一大片空地也在整地,被圍籬圍起來準備要蓋房子,我和內子依舊每天定時經過巷子口,再也看不到那幅老人排排坐的畫面,一時覺得很不習慣,也不知道他們是否移師到那兒去了。

好幾年了,每次經過巷子口時,看到那幾位排排坐又不交談的老先生、老太太,心中總會浮上一股愁悵之感,以他們的年齡推估,應該都是日據時代出生的,根本沒有機會受教育,從小就跟著家人,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的規律農家生活,勤勞儉樸,捨不得吃捨不得穿,碌碌巴巴過了一輩子,從來也不知道「休閒」為何物?到了他們年老力衰,無力再下田工作時,子女們為養家活口每天早出晚歸,孫子們都得上學,家中變成空蕩蕩的,不知道如何消遣漫漫長日的老人,能和幾個老鄰居每天坐在那兒,縱然沒什麼話題好聊的,但對他們來說應該也算是一種幸福的寄託吧!

每次看見那幅老人排排坐的景像,個個頂上髮絲灰白稀疏,臉龐佈滿了歲月留下來的刻紋,背靠著椅背,兩眼無神的直視著遠處的天空,心中的感傷就會油然而生,這些老人,也曾年輕過,一生青春歲月奉獻給家人及國家社會,臨老卻無力也不知要規劃新的生活方式,讓自己有著多元而充實的銀髮生活,只能別無選擇的每天從早到晚坐在同一個地方,雙眼遠眺遠處的天際,長此而下,感覺他們的餘生似乎只是在等待「老天召喚」那天的到來,多令人感傷呀!

朋友們你家有我們巷子口般的老人嗎?多關心他們吧!相信他們要的也不多,只要你稍微關懷他們一下,他們就心滿意足了。如能時時協助引導他們懂得過過起碼的老人生活,那也是我們做後輩的責任呀!更重要的是有一天我們也會年華老去,相同的場景會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出現的,今天你不做,來日主角更迭時,你就會後悔莫及。

愚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---關懷篇---

              請停下腳步「停、看、聽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李忠和  2008.11.24

現在的人生活步調日益緊湊,不管任何行業的競爭愈來愈劇烈,人們的生活的壓力也隨之與日俱增,尤其結了婚有了孩子之後,做父母的為了能過個起碼的生活及給予孩子無憂的成長環境,更為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,必需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,偏偏這又是個無錢萬萬不能的年代,做父母的為了滿足這些的常必要的開銷,只能把全副精神投注在能賺錢的工作上,雙薪家庭是現今社會的趨勢,成了家有了孩子後,上班以外的時間又得全部奉獻給自己的小家庭成員上,孩子成了父母的生活重心,辛勤無怨的努力與無條件的愛,本來就是做父母天經地義的事。

數十年前那群無怨無悔為哺育下一代而耗儘青春歲月的父母們,正當他們盡了人生的義務後,本該是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之際,但有多少銀髮老者,卻活在事與願違的無奈中,成了客廳孤燈下的電視族,過著千遍一律的生活,最望眼欲穿的期待,是那曾是他們心中寶貝的子女,投射過來的關愛眼神,但總是是希望愈高失望愈大!

忙碌的現代人呀!當我們忙於為事業打拼、為自己的小家庭努力之餘,我們可曾暫時放下身邊事務,停下我們的腳步,看看那年邁的父母,過得是否安好如意?仔細的「看看」父母們生活的環境與品質是否需要獲得改善?有沒有用心的傾聽父母內心的需求與感受?有沒有適時適切地扮演老父老母心靈上的最大支撐?物慾橫流的時代裡,到處是冰冷的建築物與無情感的電子產品,完全顛覆了人類本來擁有的溫情傳承,對人的基本價值評量,被「物質」所量化,整個社會價值觀產生了質變,直接誤導年輕一代,以為只要給父母足夠的物質享受就是孝順,就是盡到為人子女的責任了,完全忽略了年邁長者真正需求,其實只是小小的關懷而已,一頓山珍海味如缺乏內心關懷的伴隨,我們奉養父母如果不知敬,跟我們拿一塊上好牛排給家裡的那隻寵物犬吃,有什麼兩樣?如果我們能把倆老當成寶貝地的奉養與關懷,讓他們的晚年都能活得充滿與尊嚴,縱是頓頓粗茶淡飯,他們也是甘之如飴呀!

近來在媒體上常看到一些耗盡青春年華,散盡畢生積儲給下一代的老人,臨老失依、兒孫不聞不問,在被棄養下無奈的苟活在社會陰暗角落,目擊此景感觸良多,何其殘忍呀!不肖子孫讓那些風燭殘年長者,晚景凄慘至此。望著他們曲捲著弱不經風的身子,兩眼空泛無助的等待著「老天召喚」的時日到來,不堪呀…!

為人子女者,事親一定要及時呀,如果你只顧著走自己的路,從不留意你身邊需要你關愛的家人,當你走到盡頭時,也許一路上你拾得了名利,住進了豪宅,但只要你回首一望,那股莫名的遺憾就會悄然的湧上你心頭,因為你認為那個不可能會落在你身上的無助主角,竟然也無情的變成了你…這就是世界不變的輪迴,躲都躲不過的。夜深人靜時,花一點點的時間想想,當你無怨無悔在哺育你的下一代的同時,那個同樣也曾經對你無怨無悔的老父、老母,你給了他們應有的關懷了嗎?你知道他們現在最需要什麼嗎?你讓他們很有尊嚴的活著嗎?多久沒有去看看他們了?多久沒有打電話給他們了?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,那就要恭喜你了,如果是否定的,那就得請你三思,記著只要你想開始,永遠就沒有太晚的問題。

切記:

孝親必備五事:「居則致其敬、養則致其樂、病則致其憂、喪則致其哀、祭則致其嚴」

愚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有一個高中時的死黨,住在花蓮,多少年才連絡一次,回花蓮時也是來去匆匆,二十年間只見了2.3次,最後一次見面是三年前帶孩子返花蓮掃墓,打了電話給他,他也熱情的在一家不錯的餐廳盛宴請我和小孩,彼此也約定常連絡。三年來其實彼此也才電話連絡過三次,每年回花蓮掃墓想去看他,但總是來去匆匆,沒能如願,總希望他到台北來,我也要盛宴款待...時間就如此地流逝。


    去年年底的一個星期日,我正在打球,突接一通話,對方傳來:「你是xxx嗎?我是何xx的太太」,當我正在驚訝何太太怎會打電話給我時,她說:「我要告訴你一個不好的消息,何xx已經往生了」,頓時猶如晴天霹靂,令人難以置信。她又說:「後事上星期已經辦完了,在整理他的遺物時看到你的電話,我想一定要把這不幸的消息告訴你這位好朋友」。那天在球場,整個人就像空了一般,那有心情再打球,想的是這麼好的死黨走的時候,我竟然無法去送他一程...唉!唉!唉!人生多麼的無常呀!幾次回花蓮如果能夠把自己的行程稍做調整一下,老友相約見面聊聊,敘敘舊...不就可以少一些遺憾了嗎?真是悔不當初呀!


    多久沒有和你的親人、朋友、同學、同事、長官、屬下...連絡了?放下你的忙碌,抽出35分鐘時間,CALL給你想CALL的人吧!


在我們四週那些我們關心的、關心我們的、曾關心過我們的、曾被我們關心過的...這都是我們生命中的無價之寶,要讓他們在我的生命中能彌久常新的辦法,就是能常常「CALL」一下好嗎?

愚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