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秋賞九寨溝之旅

秋遊都江堰

圖文-李忠和

九、十月秋高氣爽,正是旅遊好時節,今年規劃利用這宜人的季節,出國一遊,正巧八月份到世貿參觀旅展,幾經選擇後買了為期八天七夜的「秋賞九寨溝」行程,與內人相偕前往。

    1051018日清晨搭乘華航班機,自桃園國際機場直飛四川成都機場。

IMG_1562桃機大廳.jpg

IMG_1567機倉內.jpg

 

    成都是具有四千年歷史文化的名城,自古即被號稱為「天府之都」,對四川成都的印象。是從就學時在歷史課本中得來,這個文化古都是戰國時代蜀國的首都。下機後未在古都停留,搭乘遊覽車直奔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水利工程「都江堰」,成都的市區只能從途中的窗外走馬看花,車行於寬僘的道路與現代化建築中,不時尚可以看到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古建築,看到了這些還能留下的古都歷史建築,還感覺彌足珍貴。

IMG_1575.JPG

對美麗的岷江與宏偉的都江堰印像,都是來自於歷史課本,如今親自踏上了二千多年前由戰國時期秦國所築建於岷江上,古代最偉大且使用至今灌溉與防洪功能依舊不減的偉大水利工程「都江堰」--,今日一窺岷江與都江堰的真面目,同時也親證了古人治水的超高智慧,讚佩之心油燃而生。

都江堰工程是以引水灌溉為主,兼有防洪排沙、水路運輸及供應週邊城市居民飲用水等综合功能。成都平原之所以可以物產豐富,歷史上被喻為天下的天府之國的美名,完全得自於都江堰引岷江水灌溉整個成都平原所致。這個當今世界上唯一留存,同時也是年代最為久遠,以無壩引水為特微的宏大水利工程,已被列入世界遗產名錄中。

居高臨下俯瞰整個都江堰及兩山之間滾滾的岷江水,真是氣勢萬千,每位遊客都讚嘆不已,爭相留影紀念。

 

都江堰1.jpg

都江堰2.jpg

都江堰3.jpg

 

聆聽導遊為我們解說著都江堰的歷史與現況,更讓人驚嘆二千多年前古人的高度智慧。

想瞭解都江堰,首先必先知道鱼嘴的分水工程,因其前端形如鱼嘴而得名。魚嘴位于岷江中心,把岷江將岷江水一分為二。也就是分成了内外二江。外江位在西,是岷江正流,主要用於疏洪,避免洪患時大量江水流入成都平原;内江則位在東側,是人工引水的總渠幹,主要引入分流的岷江水專用於灌溉,故又稱灌江。鱼嘴决定了内外江的分流比例,兼具防洪與洩洪的功能,是整個都江堰工程的關鍵。

 

 

IMG_3470都江堰 (25).JPG

 

瓶口是都江堰的最重大的引水工程,當年利用人工在玉壘山延伸向岷江的山崖上鑿開的一個缺口,由於缺口上宽下窄,故具有節制水流大小的功用,是用於控制内江進水量的關键工程。平時内江水流自宝瓶口流入,再由各灌溉渠道引流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餘萬平方畝的農田。

IMG_3470都江堰 (137).JPG

遠眺寶瓶口右側離堆北端的最高處,有始建于晋代的古建築,那就是「伏龍觀」。傳說建造都江堰的李冰父子,在當年治水時,迭受江中孽龍所擾,李冰父子將其降服,把牠鎖在離堆下的伏龍潭中,都江堰工程才得以順利進展,後世感念李冰父子將岷江中之龍降服,造福地方,便建廟祭祀此舉,故得名「伏龍觀」。

IMG_3470都江堰 (129).JPG

始建於南北朝的「二王,由於二王廟之建造係依山势布局,穿插於山林之間,從廟中各處殿宇都能俯瞰到都江堰的全景,雄踞江邊,氣势巍峨。(2008512日,二王庙古建築群在汶川大地震中全部垮塌,后按清朝建制的式樣與格局,重新修建)[8]

IMG_3470都江堰 (39).JPG

在全部都是古建築的古跡區細細巡禮,觀賞古建築的美,真是讓人沉醉在其中……

IMG_3470秦堰樓.jpg

古跡巡禮.jpg

古跡巡禮1.jpg

 

安瀾橋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吊橋(「吊橋」在大陸稱為「索橋」),橋長有500多公尺,真接横跨在岷江之上,成為由都江堰到岷江另岸的一條唯一通路。據導遊說明,安瀾橋舊時是以竹子為纜,木樁為墩,承托竹索,連貫而成,上铺木板,旁設缆索,始建於宋代之前,明末毁於戰火,至清朝嘉慶年間獲重建。在飽覽古跡區後,所有的遊客想到岷江的另岸,都必須從這座吊橋前。

 

IMG_3470安瀾橋.jpg

 

IMG_3470都江堰 (77).JPG

 

待續…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愚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