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童年趣事---

              我的第一雙球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李忠和  2015.12.04

民國四十年代,台灣在戰後滿目瘡痍中復建,經濟發展條件差,整個國家建設步伐緩慢,是一個貧窮,物質匱乏的年代,大家的生活都不好過,尤其是「後山」的地區,我們居住在後山花蓮鄉下的一個窮鄉僻壤小農村,土地貧瘠不易種作,收成當然不好,全家大小需終年辛勤耕種,才能維持基本的溫飽,如果遇到「年冬」不好,不利作物生長,收成不好,入不傅出,那年就得吃地瓜果腹。每家的小孩都是完成小學國民教育後,就得放棄升學,隨父兄下田工作,為三餐日夜打拼,與我同年的小學同學畢業後能幸運參加聯考有機會繼續升學的,真是少之又少,我小學畢業那年,我幸運的在父兄的答允下,是村子中二個參加聯考的其中一位,同時也成為村子中唯一考上省立「初中」的一位。

因為家境的關係,鄉下農家子弟,從小就沒有幾個有鞋可以穿的,小學六年打赤腳上學的,佔了絕大多數,我當然也不能例外,從出生後到小學畢業就沒有穿過鞋子,寒流來襲時,腳ㄚ子凍得漲紅,走在碎石子路上,仍要甘之如飴。

民國52年考上初中,學校規定上學得穿鞋子,嚴禁打赤腳。記得開學前幾天,母親帶我到「江師母」(小學江老師的妻子)開的服裝店買球鞋,心情是超級興奮的;一到了店中就迫不及待的拿鞋試穿,最後選了一雙合腳,最便宜的黑色雜牌球鞋,興奮的穿給母親看。母親瞧了一眼後,就用她的食指在我所穿的鞋頭上一按,馬上說了一句:「太小了」,還未待我說話,母親又說:「前面要留多一點空間,腳會長大的,這鞋子要穿三年你知道嗎」?我一句話也不敢說就去換了大三號的鞋子,母親才點頭答允。

能有一雙鞋子可穿,而且還是這一生第一雙鞋,感覺是多麼的幸福呀!鞋子買回來後,離開學還有好幾天,天天晚上睡前趁大人沒看見時,穿上新鞋在床上走上幾步,還偷偷的穿著鞋子睡覺過乾癮,心中滿滿的幸福。

開學了,理論上是可以正式穿著鞋子上學,但是想到母親的叮嚀「這雙鞋子要穿三年」,一點都不敢怠慢,每天上學時得先把鞋子放在書包裡,依舊和小學時一樣打赤腳上學,快到校門口時再把鞋子穿上,讓教官檢查,以符合學校規定(還有多位同學也和我一樣);上課時規定不得脫鞋子,下課10分則沒有規定,所以下課時間到教室外打球,自然的就把球鞋脫掉,光腳打籃球、踢足球,免得鞋子磨壞了...放學後,一走出校門,立即把鞋子脫掉放在書包中,光著腳回家。就這樣過了三年,腳的尺寸逐漸變大了,這才佩服母親的遠見,我的寶貝球鞋始終維持在「合腳」的狀態下,不但沒有破損,還保持著7成新的模樣,第一雙鞋順理成章地跟著我上了高中。

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裡,人人都得辛勤工作,才能免強維持一家溫飽,任何物質都得之不易,雖然過得辛苦,郤也造就了我們這些戰後出生的一代,自小就懂得要辛勤工作的態度及節儉珍惜任何一樣東西的習慣。我的第一雙球鞋共穿了五年(高中後就未再打赤腳上學了),其間鞋子破了又縫,縫了又破,直到實在無法再補了,才讓它功成身退,母親為我買了第二雙球鞋,一直穿到我高中畢業。

成年後的立業成家階段,幼時生活的貧困匱乏,反倒給了我人生很大的向上動力,也讓我憶及幼時苦日子的種種不便,常用「第一雙球鞋」的經驗來惕勵自己,一定要懂得把握機會,除了工作上需全力以赴外,生活上更需養成克勤克儉的習慣,才能讓自己脫離貧窮,給我們下一代一個無後顧之憂的成長環境,能正常接受更好的教育,擁有更好的競爭優勢。

期望我的兒女們在這個物質充沛的時代裡,生活在無虞匱乏的幸福中的同時,勿忘在工作崗位上腳踏實地,任勞任怨,全力以赴的精神,時時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能,學以致用,在工作領域中,一步一腳印,發揮專業能力及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,從穩定中求發展。在日常生活上,要能夠量入為出,簡約樸實,相扶相持,經營打造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愚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